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跨文化消費
CROSS-CULTURAL CONSUMPTION 
開課學期
96-1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李明璁 
課號
Soc7066 
課程識別碼
325 M573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6,7,8(13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社318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20人
外系人數限制:8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消費是需求也是慾望、是感官也是象徵、是耗損也是生產、是宰制也是解放、是經濟也是政治、是個人也是集體、是庸俗也是神聖、是虛無也是真實…

這是一趟跨越時空、探尋「物」之流動的長途旅行,而目的地其實是「人」—我們的心靈、文化與社會。 

課程目標
消費是需求也是慾望、是感官也是象徵、是耗損也是生產、是宰制也是解放、是經濟也是政治、是個人也是集體、是庸俗也是神聖、是虛無也是真實…

這是一趟跨越時空、探尋「物」之流動的長途旅行,而目的地其實是「人」—我們的心靈、文化與社會。 
課程要求
1. 每人每週需繳交讀書引文(quotes)十則,以及對該引文之簡短評論(可以是贊同或質疑或各種相關聯想…)。請注意:引文是從當週指定讀本(必讀部份)直接抄錄之一段原文(並附頁碼),而非個人摘要。如原文為英文,請逕自翻譯成中文。
2. 每週小組輪流負責powerpoint簡報,內容包括:當週所有讀本(含必讀及選讀)之摘要、以及相關資料蒐集整理。簡報時間約為一小時。
3. 根據小組簡報和個人讀書引文,每週上課約有一個半小時進行師生團體討論。
4. 讀書引文請於每週課堂開始前繳交,原則上不接受遲交,如有特殊理由請事先向老師請假。未準時繳交者,每缺一次扣學期總成績三分。
5. 期末報告(七千字以上),請自選主題進行一個本土的跨文化消費個案研究。
6. 請於第十六週(2008/1/4)繳交個人期末報告的研究綱要,老師將於最後一堂課(1/11)給予意見。2008/2/1(五)為此份研究報告繳交期限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【綱要與讀本】
W01: 09/21 → 課程簡介與事務說明

Part 1. 消費的新視野
(以下讀本有加註* 符號者為必讀,其餘為選讀 )

W02: 09/28 → 從政治經濟學到消費社會/人類學
* Miller, D. ed. (1995) Acknowledging Consumption, Routledge. Ch.3, 4, 8
Douglas M. & Isherwood, B. (1996, new edition) The World of Goods, Routledge. Ch.1 & 3
Miller, D. (1998) A Theory of Shopping, Polity. Pp.1-13 Introduction

W03: 10/05 → 從工作倫理到消費倫理
* Ransome, P. (2005) Work, Consumption & Culture, Sage. Ch.1-5
Bauman, Z.著/王志弘譯,2002,《工作、消費與新貧》,巨流。頁7-58

W04: 10/12 → 協商中的認同:工作者vs.消費者
* Ransome, P. (2005) Work, Consumption & Culture, Sage. Ch.6-9
Bauman, Z.著/歐陽景根譯,2002,《流動的現代性》,上海三聯。第2章

W05: 10/19 → 整合生產與消費面的文化研究
* Gay, P. & Hall, S. (1997) Doing Cultural Studies: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, Sage. 全本閱讀(可參考北京商務印書館簡體字譯本,但請謹慎對照原文)
Storey, J.著/張君玫譯,2001,《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》,巨流。第1-3 & 7-8章

Part 2. 消費的全球史

W06: 10/26 → 欲求與物流的世界史:從歐陸到美國
* Stearns, P.N. (2006, 2nd edition) Consumerism in World History, Routledge. Part 1 (pp. 1-78)
Wolf, E.R.著/賈士蘅譯,2003,《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》,麥田。第8-11章

W07: 11/02 → 欲求與物流的世界史:從東亞到非洲
* Stearns, P.N. (2006, 2nd edition) Consumerism in World History, Routledge. Part 2-3 (pp. 79-159)
Shunya Yoshimi (2000) ‘Consuming “America”: from Symbol to System’, in Chua Beng-Huat ed. Consumption in Asia, Routledge. Pp. 202-224.
Koichi Iwabuchi (2002) Recentering Globalization, Duke University Press. Pp. 1-22 Introduction

W08: 11/09 → 糖與殖民帝國
* Mintz, S. (1985) Sweetness and Power, Penguin. Introduction & Ch. 3
* 矢內原忠雄著/周憲文譯,1987,〈台灣糖業帝國主義〉,收錄於《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》,帕米爾。頁189-263
川北稔著/陳惠文譯,2005,《砂糖的世界史》,玉山社。
楊彥騏,2001,《台灣百年糖紀》,貓頭鷹。

W09: 11/16 → 茶與殖民帝國
* Macfarlane, A & Macfarlane, I.著/楊淑玲、沈桂鳳譯,2005,《綠色黃金》,商周。全本閱讀
* 角山榮著/王淑華譯,2004,《茶的世界史》,玉山社。全本閱讀
岡倉天心著/鄭夙恩譯,2006,《茶之書》,典藏。

Part 3. 消費的空間學

W10: 11/23 → 消費與漫遊之都的誕生
* Harvey, D.著/黃煜文譯,2007,《巴黎,現代性之都》,群學。頁111-265
* Benjamin, W.著/張旭東、魏文生譯,2003,《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:論波特萊爾》,臉譜。頁65-191,260-285。
鹿島茂著/吳怡文譯,2005,《巴黎時間旅行》,果實。

W11: 11/30 → 當代城市的符號經濟
* Miles, S. & Miles, M. (2004) Consuming Cities, Palgrave. Ch.1-4
海野弘著(2007年十月將有中文譯本),《現代都市的美學記憶:符號、設計、象徵與Art Deco》,如果。第1章
Calvino, I.著/王志弘譯,1993,《看不見的城市》,時報。第1-4章

W12: 12/07 → 當代城市的消費性格
* Miles, S. & Miles, M. (2004) Consuming Cities, Palgrave. Ch.5-9
de Certeau, M. (1984) ‘Walking in the City’ in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,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. Pp.91-110
Falk, P. & Campbell, C.編著/陳冠廷譯,2003,《血拼經驗》,弘智。第6章

W13: 12/14 → 去/再領域化與混雜性
* Tomlison, J.著/鄭棨元、陳慧慈譯,2001,《全球化與文化》,韋伯。第4章
* Howes, D. ed. (1996) Cross-cultural Consumption, Routledge. Pp. 1-16, 178-194
* Kraidy, M. (2005) Hybridity, Temple University Press. Preface & Pp. 148-161
Inda, J. & Rosaldo, R. eds. (2002) ‘Introduction: A World in Motion’ in The Anthropology of Globalization: A Reader, Blackwell. Pp. 1-34

Part 4. 消費的物與人

W14: 12/21 → 旅遊的消費媒介
* Meethan, K. (2001) Tourism in Global Society, Palgrave. Ch.4
* Rojek, C. & Urry, J. eds. (1997) Touring Cultures, Routledge. Ch.1, 4 & 9
Clifford, J. (1997) Routes,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. Pp.17-46

W15: 12/28 → 食物的認同政治
* Watson, J. & Calswell, M. eds. (2005)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Food and Eating, Blackwell. Ch.4, 6 & 12
* Allison, A. (2000) Permitted and Prohibited Desires,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. Ch.4
* Cwiertka, K. (2005) ‘Culinary Culture and the Making of a National Cuisine’ in Robertson, J. ed. A Companion to the Anthropology of Japan, Blackwell. Pp. 415-428
Cwiertka, K. (2006) Modern Japanese Cuisine, Reaktion.
Watson, J.編,2007,《飲食全球化:跟著麥當勞,深入東亞街頭》,早安財經。

W16: 01/04 → 時裝的文化經濟
* Kawamura, Y. (2005) Fashion-ology, Berg. 全本閱讀
Entwistle, J.著/郜元寶譯,2005,《時髦的身體:時尚、衣著和現代社會理論》,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。
村上春樹著/賴明珠譯,2001,〈生產服裝的人如何思考〉,收錄於《日出國的工場》,時報。頁143-175

W17: 01/11 → 期末綜合討論(包括個人報告計畫的問題討論)
2008年2月1日(五)→ 研究報告繳交期限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21  課程簡介與事務說明 
第2週
9/28  從政治經濟學到消費社會/人類學 
第3週
10/05  從工作倫理到消費倫理
 
第4週
10/12  協商中的認同:工作者vs.消費者 
第5週
10/19  整合生產與消費面的文化研究 
第6週
10/26  欲求與物流的世界史:從歐陸到美國 
第7週
11/02  欲求與物流的世界史:從東亞到非洲 
第8週
11/09  糖與殖民帝國 
第9週
11/16  茶與殖民帝國 
第10週
11/23  消費與漫遊之都的誕生 
第11週
11/30  當代城市的符號經濟 
第12週
12/07  當代城市的消費性格 
第13週
12/14  去/再領域化與混雜性 
第14週
12/21  旅遊的消費媒介 
第15週
12/28  食物的認同政治 
第16週
1/04  時裝的文化經濟 
第17週
1/11  期末綜合討論(包括個人報告計畫的問題討論)